2023-04-24 23:27:13??來源:詔安融媒體中心(詔聞天下) 責任編輯:許曉虹
伴隨著潮劇鑼音開場,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鐵枝木偶款款而來,閃亮登場。詔安縣鐵枝戲傳承人、“湖中香”劇團團長吳廣成雙手操縱木偶雙臂和軀干,木偶在吳廣成的手上表演變得特別靈活,能開扇、搖扇、撐傘、弄甕、射箭、舞劍、打虎、拿書、寫字、斟酒、旋瓶、燒香點燭等動作,精彩的表演贏得了村民的陣陣掌聲。
“一場鐵枝木偶的表演,一般需要劇團里三、四人在表演臺幕后操縱,每個人都操縱著各自的木偶,木偶有了站立、端坐、揮繡、走動等動作,再配以潮劇唱腔,整場演出就繪聲繪色了。”吳廣成說。
據了解,詔安鐵枝戲是從紙影戲基礎上發展形成的,大約興于宋元,被譽為“中國原始文化瑰寶”,是詔安獨特的木偶劇種。2005年,“詔安鐵枝戲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詔安是鐵枝戲的發源地,比較完整地保留著古老、本色的鐵枝戲藝術技巧和藝術特色,為我國已發現的傀儡戲品種中最原始的藝術珍品。
據吳廣成介紹,從藝多年來,他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藝和唱腔,讓群眾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,收獲的喝彩和掌聲對他來說是最大的肯定。
“榮譽對我來說,是認可,更是激勵和使命。我是非遺傳承人,有責任和義務將最傳統的技藝展現在大家面前。”吳廣成說,他對非遺的保護傳承充滿了信心,希望能把一身技藝都教給徒弟和學生,讓非遺技藝繼續傳承下去。
在白洋鄉白石中心小學揚帆少年宮鐵枝木偶社里,周四下午是學生們翹首以盼的“非遺文化活動日”,學校邀請吳廣成和吳麗輝兩位老師,教授學生們學習鐵枝木偶表演技術,從推、拉、提、拔、抖等基本功學起,讓這一傳統文化在校園中生根發展,代代相傳。
據了解,為增強、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愛好,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,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樹立文化自信。自2013年起,白洋鄉白石中心小學高度重視特色課程的發掘和建設,創辦了“鐵枝木偶培訓中心”,專門開設了鐵枝木偶戲表演特色課程,打造了益趣益智的少兒非遺課堂,還自行進行劇本編寫,編制校本教材,創新吸納傳統木偶戲,傳統高深的木偶藝術變得普遍化、簡單化,成為了孩子們更能掌握的一種藝術,增加對傳統戲曲文化的認同感,傳承優秀文化經典,加強對傳統木偶戲的保護,促進學生全面發展,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文化自信感。
經過幾年來的發展,學校鐵枝木偶社團取得不少可喜的成果。該校于2017年被評為“福建中小學創建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培育示范學?!?;2020年被評為“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特色學?!?;2021年被評為“第三批全國中小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?!?。
“學習鐵枝戲對于學生來說一舉兩得,既能在特色課程中學習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,又能在音樂中掌握鐵枝戲的技法和文化經典,擴寬了非遺文化傳承、發展、壯大的空間?!卑资W校長郭格坤說,相信在未來,鐵枝木偶戲能在后輩的繼承中不斷推陳出新,而其也將成為詔安走向世界、跨出國門的一股強大勢力。
目前,白洋鄉現有木偶劇團15家,演藝人200多名,長期活躍在閩南和粵東一帶,成為地方戲劇一支奇葩。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鐵枝木偶文化,白洋鄉在湖美村擬建設“詔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”,計劃總投資1500萬元,占地總面積4537.66㎡,建筑面積1560㎡。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,不日即將開工建設。
近年來,我縣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、傳承工作。接下來,我縣會更加注重對鐵枝戲傳統劇目的保留、改編,也努力加強對謳歌新時代、贊美新生活、展現鄉村振興等一些現代生活題材的創作,進一步提升民間藝術的感染力和影響力,讓詔安鐵枝戲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精彩。
沈啟寒 黃照賢 文/圖